2020年5月27日 星期三

109國中會考自然科第33題 解析

109國中會考自然科第33


題目

能否捲舌是由一對位於體染色體的等位基因所控制。若一位孩子及其父母與祖父母(孩子父親的父母)皆能捲舌,但父親的兄弟姊妹皆不能捲舌,則在不考慮突變的情況下,下列敘述何者最合理?

(A)孩子的父母捲舌基因型必相同

(B)孩子的父母捲舌表現型必相異

(C)孩子的祖父母捲舌基因型必相同

(D)子的祖父母捲舌表現型必相異


答案

C


解析

本題主要是藉由遺傳法則來預測親代、子代的基因型與表現型

一位孩子及其父母祖父母 (孩子父親的父母) 皆能捲舌,但父親的兄弟姊妹不能捲舌

父親的兄弟姊妹表現型皆不能捲舌:基因型tt

祖父母表現型皆能捲舌 Þ 祖父基因型Tt祖母基因型Tt

父母表現型皆能捲舌  Þ 父親基因型TT Tt母親基因型TT Tt

孩子表現型能捲舌  Þ  孩子基因型TT Tt

(A)選項,孩子的父母捲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選項,孩子的父母捲舌表現型相同

(C)選項,孩子的祖父母捲舌基因型必相同(Tt),是正確。

(D)選項,孩子的祖父母捲舌表現型相同

所以答案選C。


解題技巧

本題中的關鍵詞父母與祖父母(孩子父親的父母)皆能捲舌,但父親的兄弟姊妹皆不能捲舌」,父親的兄弟姊妹皆不能捲舌tt祖父母皆能捲舌祖父Tt祖母Tt,所以孩子的祖父母捲舌基因型必相同(Tt)。


知識節點

遺傳法則



原理

一、遺傳學之父孟德爾神父將豌豆雜交,利用數學方法分析,歸納出遺傳法則。
二、遺傳法則
 1.控制遺傳性狀的基因有顯性隱性之別(可用英文字母的大寫小寫來代表)。
 2.當顯性與隱性基因同時存在時,只有顯性基因控制的性狀才會表現出來
 3.成對的遺傳基因彼此獨立不混合,並在形成配子時彼此分離。
 4.孟德爾遺傳法則:


說明:
1.決定豌豆莖高矮的基因中,高莖基因(T)是顯性,而矮莖的基因(t)是隱性
2.純品系的高莖(TT )和矮莖(tt )豌豆交配後所育出的第一子代皆為高莖 ( Tt )。
利用棋盤方格推算出遺傳結果:
第一子代皆為高莖 (Tt)

TT
tTtTt
tTtTt



3.由第一子代(TtTt)交配產生的第二子代,有高莖 (TTTt)和矮莖(tt),
它們個體數的比是3 : 1
利用棋盤方格推算出遺傳結果:
第二子代中有3/4高莖 (1/4 TT1/2 Tt) ,1/4是矮莖(tt)

Tt
TTTTt
tTttt

109國中會考自然科第32題 解析

109國中會考自然科第32題


題目

()列出三種離子的中子數、電子數和質子數,且分別以不同的球表示中子、電子和質子(未依照此順序排列)。已知這三種離子中有兩個為正離子,一個為負離子,則表中負離子的電子數應為多少?

J109-32.jpg

(A) 10        (B) 12          (C) 17        (D) 18


答案

D


解析

本題主要是問原子形成離子的觀念。

一個原子失去電子時,原子核外的電子數目就會少於核內質子數目,為正離子

一個原子得到電子時,原子核外的電子數目就會多於核內質子數目,為負離子

所以原子形成正離子負離子是以電子數目質子數目來比較,

電子數目質子數目一定不相同才會形成離子

表(五)兩個為正離子,一個為負離子,

      J109-32S.jpg

離子:電子數18 >質子數17負離子

離子:電子數10 <質子數12正離子

離子:電子數10 <質子數11正離子

所以離子 (負離子) 的電子數18

(D)選項,負離子的電子數為18,是正確數字,所以答案選D。


解題技巧

本題中的關鍵詞兩個為正離子,一個為負離子」,先從表(五)中判斷出質子電子電子數目質子數目一定不相同才會形成離子,再找出甲離子電子數18 >質子數17負離子,所以甲離子(負離子) 的電子數18


知識節點

電中性


原理

一、電中性:一個質子所帶的電量與一個電子所帶的電量一樣多,但兩者電性相反,當電子數和質子數相等,則原子保持電中性

         說明原子是電中性,質子數必等於電子數。

       質子數 = 電子數

二、正電與負電

 1.質子位於原子核內,數目不會改變,一般物質帶電,都是電子移轉結果。

 2.正電:一個原子失去電子時,原子核外的電子數目就會少於核內質子數目,此時原子就帶正電

 3.負電:一個原子得到電子時,則原子核外的電子數目就會多於核內質子數目,此時原子就帶負電

三、判斷原子種類的依據

 1.原子序:原子核中所含的質子數,稱為此元素的原子序,為判斷原子種類的主要依據。

 2.同一種元素的原子,其質子數必相同,不同一種元素的原子,其質子數必不相同。



109國中會考自然科第31題 解析

109國中會考自然科第31


題目

部分的肉類加工食品含有硝酸鹽(為含有NO3的化合物),硝酸鹽會「反應」產生亞硝酸鹽(為含有NO2的化合物),皆可抑制肉毒桿菌生長,但應避免過量食用這類食品。在上述「反應」中,硝酸鹽扮演何種角色,以及進行何種反應?

(A)還原劑,還原反應

(B)還原劑,氧化反應

(C)氧化劑,還原反應

(D)氧化劑,氧化反應


答案

C


解析

本題主要是問氧化還原反應的觀念。

硝酸鹽 ( 含有NO3的化合物 ) 會「反應」產生亞硝酸鹽 ( 含有NO2的化合物 )

NO3 失去氧產生 NO2 的反應,為還原反應,所以硝酸鹽扮演氧化劑,進行還原反應( 硝酸鹽受到細菌作用還原亞硝酸鹽 )

(C)選項,扮演氧化劑,進行還原反應,是正確敘述。

所以答案選C。


解題技巧

本題中的關鍵詞硝酸鹽會「反應」產生亞硝酸鹽」,硝酸鹽失去氧產生亞硝酸鹽還原反應所以硝酸鹽扮演氧化劑


知識節點

氧化還原反應


原理

一、物質與結合的反應,稱為氧化反應,反應後的產物稱為氧化物

  舉例:2 Mg + O→ 2 MgO

 1.氫能和某些金屬氧化物發生反應,使氧化物失去氧,產生出元素狀態金屬稱為還原反應

  舉例:CuO + H2 Cu + H2O

 2.氧化還原反應必相伴發生,凡涉及得失之反應稱為氧化還原反應

舉例:CuO + H2 Cu + H2O

 (1)還原劑被氧化的物質有還原另一物質的能力,如上式中的

  (2)氧化劑被還原的物質有氧化另一物質的能力,如上式中的氧化銅

二、狹義的氧化還原定義

 1.涉及的得失

  舉例: + 氧化鐵 →  + 二氧化碳

 碳和氧結合:進行氧化反應,產生二氧化碳


       還原劑:具有還原其他物質的能力,本身為氧化反應

 氧化鐵失去氧:氧化鐵進行還原反應,產生為

      氧化鐵氧化劑:具有氧化其他物質的能力,本身為還原反應

舉例:2 Mg + CO→ C + 2 MgO

Mg:氧化反應,為還原劑。

CO2:還原反應,為氧化劑。

三、廣義的氧化還原定義

 1.涉及電子的得失:

 (1)氧化反應:失去電子的反應。
 (2)還原反應:得到電子的反應。

   舉例:Cu + 2 Ag  → Cu2+ + 2 Ag

       氧化反應:Cu   → Cu2+ + 2 e

 還原反應: Ag + e →  Ag

        Cu:氧化反應   還原劑。

        Ag+:還原反應   氧化劑。

四、氧化劑與還原劑的強弱判別

(1)最強的還原劑:活性最大的元素,本身最容易被氧化。
例:KNa

  (2)最弱的還原劑:活性最小的元素,本身最不易被氧化。
例:CuHg

  (3)最強的氧化劑:活性最小的元素氧化物,本身最容易被還原。
例:CuOHgO

  (4)最弱的氧化劑:活性最大的元素氧化物,本身最不易被還原。
       例:K2O、Na2O

109國中會考自然科第30題 解析

109國中會考自然科第30


題目

(二十一)為某一種化學品的危險警示圖,根據危害程度低至高標示數值,數值範圍為04並以符號標示特殊危害性。

J109-30.jpg

(二十一)的化學品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鈉       (B)乙醇       (C)硝酸鉀       (D)二氧化錳


答案

A


解析

本題主要是問鹼金屬的觀念。

起劇烈作用,並且放出氫氣

2 Na + 2 H2O → 2 NaOH + H2

乙醇、硝酸鉀、二氧化錳不會起劇烈作用。

所以答案選A。


解題技巧

本題(二十一)中的關鍵詞與水發生劇烈反應」,起劇烈作用,並且放出氫氣。 2 Na + 2 H2O → 2 NaOH + H2


知識節點

週期表-鹼金族


原理

一、週期表-鹼金族

1.鹼金族元素:

2.質軟,能以刀片切割。

3.密度小,比水輕,能浮於水面。

4.活性大,在空氣中極易氧化,形成氧化物

5.需保存在礦物油

6.與起劇烈作用,並且放出氫氣

7.金屬為銀白色;離子為無色。

8.鹼金族元素的化合物皆完全溶於水中。

9.鹼金族元素的反應:

  4 Na + O2 → 2 Na2O

  2 Na + 2 H2O → 2 NaOH + H2

  Na2O + H2O → 2 NaOH

  2 Na + 2 HCl → 2 NaCl + H2

  舉例:分別可和產生氫氣鹼性物質,可歸為一類(鹼金屬

        活性大,需儲存在石油中。


109國中會考自然科第29題 解析

109國中會考自然科第29


題目

志興家和車站位於同一條筆直的馬路上,這條路上有書局、銀行、便利商店、醫院,其距離關係如圖(十九)所示。若圖(二十)志興由家門前出發走直線到車站的速率 (v) 和時間 (t) 關係圖,他在 t0 s 時出發,t500 s 時到達車站,且過程中不回頭走重覆路線,則志興家的位置最可能坐落於何處?

J109-29.jpg

(A)車站與書局之間                                      

(B)書局與銀行之間

(C)銀行與便利商店之間                              

(D)便利商店與醫院之間


答案

B


解析

本題主要是藉由V -t圖曲線下的面積計算位移。

(二十)志興由家門前出發走直線到車站的速率 (v) 和時間 (t) 關係圖,

t0 s 時出發,t500 s 時到達車站,算出位移,就可知道位置

V -t圖曲線下的面積代表位移

J109-29S-1.jpg

算出梯形面積就是家門前出發到位移(200+500) ×1/2 =350 m

位移350 m到達車站所以志興家的位置最可能坐落於書局銀行之間。

J109-29s-2.jpg

選項(B) 書局與銀行之間,是正確。

所以答案選B。


解題技巧

本題中的關鍵詞志興由家門前出發走直線到車站的速率 (v) 和時間 (t) 關係圖」,V -t圖曲線下的面積代表位移算出梯形面積就是家門前出發到位移算出位移350 m到達車站,所以志興家的位置最可能坐落於書局銀行之間。


知識節點

加速度


原理

一、平均加速度的定義:單位時間內速度變化量

平均加速度公式.jpg



速度-時間(V -t)的關係圖:

加速度公式.jpg    速度時間關係圖.jpg

 V -t圖曲線下的面積代表位移



二、瞬時加速度的定義:

若計算平均加速度的時候,所選取的時間間隔越小,則平均加速度就越能描述物體在某一時刻速度變化的情形,此時平均加速度就越接近瞬時加速度


三、加速度的正負號

1.+a (a>0):表示物體運動愈來愈快(物體正在加速運動),為正的加速度運動(加速度為正值)。

  舉例:看到綠燈亮,車子起步時,車速愈來愈快。

加速度正.jpg

2.-a (a<0):表示物體運動愈來愈慢(物體正在減速運動),為負的加速度運動(加速度為負值)。

  舉例:看到紅燈亮,車子剎車時, 車速愈來愈慢

加速度負.jpg

3.a=0時:物體在做等速度運動靜止

  舉例:車子等速度行駛停止

加速度等速.jpg

四、等加速度運動:物體運動的過程中,若加速度始終保持一定值,稱此運動為等加速度運動。

等加速度公式.jpg

109國中會考自然科第28題 解析

109國中會考自然科第28


題目

()為某一地區中數種動物及其主要的食物來源,若以能量傳遞的過程判斷,則下列哪一動物族群所含的總能量最少?

J109-28.jpg

(A)蛇       (B)蚱蜢       (C)蜘蛛       (D)蜥蜴


答案

A


解析

本題主要是問能量金字塔的階層。

能量金字塔底端生產者所含的能量最多,每經過一層就會有能量損失越往上層能量越少,所以越高階消費者越靠近金字塔頂端能量越少

106-S38.jpg

()中的蛇是最高階能量最少

所以答案選A。




解題技巧

本題中的關鍵詞總能量最少」,越高階的消費者越靠近金字塔頂端能量越少()中的最高階能量最少


知識節點

能量金字塔


原理

一、能量金字塔(能量塔)

 1.生產者行光合作用,利用太陽能製造養分

 2.養分會因為消費者的攝食進入動物體內。

 3.經攝食獲得養分產生的能量,只有少部分進入生物體內。

 4.大部分的能量,在代謝過程中消耗散失


107-41-S1.jpg

 5.每經過一層就會有能量損失,所以越往上層能量越少

 6.底端生產者所含的能量最多

 7.越高階的消費者越靠近金字塔頂端能量越少



109國中會考自然科第27題 解析

109國中會考自然科第27


題目

取一質量 10 kg 材質均勻的合金,將其分成兩塊,其中一塊製成一個邊長為10 cm 的實心正立方體,另一塊製成一個質量為 2 kg 的實心球,則此實心球的體積應為多少?

(A) 200 cm3       (B) 250 cm3       (C) 4000 cm3         (D) 5000 cm3


答案

B


解析

本題主要是問密度的觀念。

密度(D):每單位體積(V)內所含的質量(M),稱為該物質的密度(D), 密度= 質量/體積

合金的質量=10 kg

切割成兩塊密度都相同

質量分別為M1M2

M2=2 kg

M1=10 -2=8 kg

體積分別為V1V2

V1:10cm的實心正立方體

V1 =10×10×10=1000 cm3

V2=?

兩塊的密度都相同密度= 質量/體積

Þ M1/ V1 = M2/ V2

8/1000 = 2/ V2

V2 = 250 cm3

所以答案選B。


解題技巧

本題中的關鍵詞均勻的合金,將其分成兩塊」,切割成兩塊,此兩塊的密度都相同,所以依照題意找出或算出兩塊的質量其中一塊的體積,再代入 密度= 質量/體積 ,密度都相 Þ M1/ V1 = M2/ V2,求出另一塊實心球的體積


知識節點

密度


原理

一、密度定義
 1.物質的稠密程度。(性質描述)              
 2.每單位體積內所含的質量,稱為該物質的密度。(物理定義)
  (1)
    (2)


二、密度與質量、體積的關係
 1.密度一定,其質量體積正比,圖形為通過原點斜直線


 
 2.體積一定,密度質量正比圖形為通過原點斜直線


 
 3.質量一定,密度體積反比, 圖形為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