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9日 星期三

108國中會考自然科第23題


108國中會考自然科第23

題目

()為某地區的地表構造特徵示意圖,圖中甲位於中洋脊上,乙位於海溝上,丙位於一陸地的山脈上,且此山脈有火山活動。若將甲、乙、丙三地連線的地下構造,繪製成此地區的板塊構造剖面示意圖,並以箭頭表示板塊運動方向,則下列何者最合理?




答案
C

解析
本題是問板塊交界的形成。
甲位於中洋脊上。屬於張裂性板塊交界,板塊兩側受到往外張力作用而分開。
乙位於海溝上。當海洋地殼板塊)和大陸地殼板塊 相互擠壓時,海洋地殼密度較大擠壓大陸地殼底下,沒入地函內,並在交界處形成海溝
丙位於一陸地的山脈上,且此山脈有火山活動。當大陸地殼大陸地殼相互擠壓時,密度小的地殼會被擠壓隆起,形成高聳的山脈
選項(C) 圖中的甲中洋脊屬於張裂性板塊交界,板塊兩側受到往外張力
海溝是當海洋地殼板塊)和大陸地殼板塊 相互擠壓時,海洋地殼密度較大擠壓大陸地殼底下,沒入地函內。
            






所以答案選C


解題技巧
本題關鍵詞中洋脊」、「海溝」,中洋脊屬於張裂性板塊交界,板塊兩側受到往外張力海溝是當海洋地殼板塊)和大陸地殼板塊)相互擠壓時,海洋地殼因密度較大會擠壓到大陸地殼下,沒入地函內。


知識節點
板塊交界


原理
一、張裂性板塊交界
 1.張裂性板塊交界受到的力量是向兩側外的「張力」。
 2.張裂性板塊交界處:板塊兩側受到往外的張力作用而分開,形成中洋脊、裂
 3.中洋脊、東非裂谷和冰島是屬於張裂性板塊交界。
 4.張裂性交界帶常位於地球內部熱對流上升的地方,岩漿和淺源地震活動頻繁。
二、聚合性板塊交界
1.聚合性板塊交界受到來自兩側向內的「壓力」。
2.聚合性板塊交界處:兩板塊相互向內擠壓,一塊沒入另一塊下
方,常形成海溝高大山脈等地形
 3.聚合性板塊交界帶是地球內部熱對流下降的地方,淺源中源和深源地震活動頻繁。
 4.海溝:當海洋地殼板塊)和大陸地殼板塊)相互擠壓時,海洋地殼度較大會擠壓到大陸地殼底下,沒入地函內,並在交界處形成海溝。
 5.大陸地殼大陸地殼相互擠壓時,密度小的地殼會被擠壓隆起,形成高聳的
   舉例:歐亞大陸板塊印澳板塊推擠,歐亞大陸地殼會被擠壓成喜瑪拉雅山脈
6.聚合性板塊交界常有地震、火山及造山運動(高大山脈)現象發生。
7.台灣、喜馬拉雅山和南美的安地斯山均屬於聚合性板塊交界。
1喜馬拉雅山脈是由歐亞板塊澳印板塊聚合而成。
2台灣是由菲律賓海板塊和歐亞板塊聚合而成。
三、錯動性板塊交界:
 1.兩個板塊平行錯移時,將形成錯動性板塊交界。
 2.陸地上較少出現錯動性板塊交界,中洋脊出現較多。
3.美國加州的聖安地列斯斷層即可見到錯動性板塊交界。
 4.錯動性板塊交界處淺源地震活動頻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