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國中會考自然科第30題
題目

答案
B
解析
本題主要是區別地震規模與地震強度的差異性。
地震規模:表示一次地震所釋放的能量,一般以芮氏地震規模表示。
地震強度:簡稱震度,為地震時地面搖動或破壞程度。中央氣象局將震度分為0級、1級、2級、3級、4級、5弱、5強、6弱、6強、7級,共10個等級,數值越大表示震度越強。
(B) 答案應改成最大震度為5級,或是地震規模是6.3。
所以答案選B。解題技巧
本題選項(B)中的關鍵數據「6.3級」,6.3是地震規模,沒有單位。
答案應改成最大震度為5級,或是地震規模是6.3。知識節點
地震規模
地震強度
原理
一、地震
1.當板塊互相聚合、錯動或分離,地層因受力而產生斷裂、移動,引發地震。
2.台灣位於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交界處,與日本、菲律賓、印尼等同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
3.中央氣象局負責發布臺灣地震消息,報告內容包含發生時間、震央位置、震源深度、地震規模及各地強度等資訊。
4.地震規模:表示一次地震所釋放的能量,一般以芮氏地震規模表示。
5地震強度:簡稱震度,為地震時地面搖動或破壞程度。民國109年1月1日起,中央氣象局將震度分為0級、1級、2級、3級、4級、5弱、5強、6弱、6強、7級,共10個等級,數值越大表示震度越強。
6.地震發生時應注意:保護頭部、關閉電源瓦斯、勿搭乘電梯…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